
新產品開發:如何運用「同理心設計」,成功擄獲消費者的心
對產品經理來說:一個成功的產品,除了點子必須新穎外,更重要的是要能站在使用者的角度,以「同理」的心情替使用者著想,才能設計出真正讓使用者感到方便,並且為社會創造出更多價值的產品。
對產品經理來說:一個成功的產品,除了點子必須新穎外,更重要的是要能站在使用者的角度,以「同理」的心情替使用者著想,才能設計出真正讓使用者感到方便,並且為社會創造出更多價值的產品。
本次企業內訓的需求單位是一家傳統B2B食品烘焙業的公司,手上擁有五十多個國外知名品牌,如何藉由數位媒體行銷來協助該公司轉型並提升主管同仁對數位行銷的認知,遂成了本次教育訓練的…
說起來挺矛盾的,大家都應該清楚,每一家公司都會有產品或服務,企業需要銷售產品或服務方能達成目標。由此可見,產品管理至關重要,勢必要有位高權重的「產品長」來負責才是。但何以組織上未設立「產品長」呢?
產品經理的角色很重要,但在多數公司卻不一定受到重視,原因之一就在於—對於”產品管理制度”及”產品經理定位”存在許多的誤解。筆者嘗試從過去輔導企業的經驗及學員提問的問題,歸納出『關於產品經理職責的十大迷思』…..
雖然說,新產品上市對公司而言是件大事,攸關接下來企業的整體營運與績效,但筆者以為,新產品上市充其量只是個名詞(如:辦場記者會、發佈新聞稿…等),真正的考驗在於上市後,有關產品的銷售數字、顧客反應或抱怨的次數、產品的問題或缺失…等,是否與上市前所預期的相同。
「情境分析」(Scenario Analysis)則是對未來市場狀況的各種假設分析,目的是希望能更明確的瞭解新產品未來在市場中的可能處境變化。「情境分析」的設計方法是目前產品設計的顯學。
近幾年台灣文創產業創業風潮興盛,許多年輕人憑創新創意投入,政府也積極推動各項計畫予以支持…但就筆者觀察,似乎能真正創造商機且獲利的不多,且叫好不叫座。
產品經理如能做好Minimum Viable Product(最精簡可行產品),自然能成為運動場上的Most Valuable Player(最有價值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