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的產品經理不該有軟硬之分,更多應該是扮演Domain Expert的角色

最近看到有些產品經理的課程會特別強調是針對硬體或是軟體產業,也有學員問到:互聯網(軟體)的產品經理與傳產或電子科技業(硬體)的產品經理有何不同?又或是敏捷式開發(軟體) 是否已經取代傳統產品開發(硬體)方法?這當中凸顯出,除了「產品經理」的角色很重要之外,是否也有軟硬之分呢?

為何寫這篇文章

最近看到有些產品經理的課程會特別強調是針對硬體或是軟體產業,也有學員問到:互聯網(軟體)的產品經理與傳產或電子科技業(硬體)的產品經理有何不同?又或是敏捷式開發(軟體) 是否已經取代傳統產品開發(硬體)方法?這當中凸顯出,除了「產品經理」的角色很重要之外,是否也有軟硬之分呢?


產品經理為何有軟硬之分

相信大家都聽過「台灣是硬體製造王國」這句話,二十年前這句話是美譽,也確實讓很多公司發大財,當時的硬體技術人才確實炙手可熱,因此,早期的PM前輩多數是由RD或工程師轉任,相信這應該就是所謂「硬體」產品經理的前身吧!

但二十年後的今天,你會經常聽到像是「毛三到四」(毛利3-4%)、「保1總隊」(毛利1%不到)的心酸話在企業間流傳…,於是乎有很多先進呼籲,要強化台灣軟體人才的發展,再加上中國大陸互聯網意識的推波助瀾以及智慧型手機的普及化,頓時坊間開始出現專注於軟體開發(如:平台或App)的產品經理訓練課程,以「軟體」掛帥的產品經理也逐漸開始受到重視。

以筆者過去的職涯經驗為例,軟體出身,在企業做MIS,每天的工作都和寫程式碼有關(系統開發及維護、報表製作或修正、備份資料…等),之後卻一腳跨入做硬體,從最開始的原物料(raw materials),小到IC零件、鏍絲釘…等、大到機構設計,完成樣機、送檢測(EMC/EMI)、生產製造,乃至到產品的上市行銷,幾乎都是一手包辦。從上述筆者的經驗來看,似乎產品經理的角色應該有軟硬之分…?至少在筆者那個年代是如此吧…!?

不過,請大家再進一步的思考一下…

  • 雖然是做軟體,但在不同的硬體裝置上,是不是都能適用呢?以微軟為例,光是一個Office365產品在Apple的作業系統下至少要考慮iPad、iPhone、Macbook…等裝置。
  • 雖然是做硬體,但裝置上的內容(預載或應用程式),是否都能正常運作呢?以手機或筆電為例,除了自家的App之外可能還有合作夥伴的系統。
  • 如果你是Solution-based (解決方案)或是System integration(系統整合)的PM, 對客戶來說,你所交付的「東西」就是一套完整可使用的「產品」(如:智慧家庭)。

從上述角度來看,實在很難區分「軟體」或「硬體」的產品經理,只能用產品經理在負責的產品上所花的時間比重或是公司在市場上的整體定位來界定,當然,最重要的還是該產品必須是是完整的且符合上市的標準。

產品經理的角色扮演

過去有很多學者專家提及產品經理的職責或是這個角色的定位,如:矽谷產品管理大師 Marty Cagan將「產品經理」一職形容為「找出有價值、可使用和行得通的產品」(《矽谷最夯‧產品專案管理全書》推薦文) ;知名產品部落客Martin Eriksson 則提出了自己對「產品經理」這個職位的理解:商業分析(Business)、科技趨勢(Technology)和使用者經驗(UX)三者之間的交集

圖片來源:Mindtheproduct

近年來由於市場競爭愈來愈激烈,各類新興科技如5G、AI、區塊鏈、雲端、大數據等技術也不斷迅猛發展,產業的變化更是捉摸不定,企業轉型之聲不絕於耳…,McKinsey顧問公司的文章中也提及「產品經理」在面對數位化時代的角色應從過去專注於執行及交付新產品專案轉變成產品的mini-CEO-利用廣泛的知識基礎做出權衡決策,並召集跨部門的團隊以及確保溝通協調一致。此外,McKinsey更提出了組織應先在六個方面全面評估企業的產品管理能力,才能培養出未來的產品經理,這六大面向分別是-顧客體驗(customer experience)、市場導向(market orientation)、業務敏銳度(business acumen)、技術技能(technical skills)、軟技能(soft skills)以及組織促進者(enablers)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未來的「產品經理」更多應該是扮演Domain Expert(領域專家)的角色。

Domain Expert將扮演的三大角色

根據Wiki維基百科的解釋,所謂的 Domain Expert(領域專家)即是在特定領域中具有權威性(authority)的專業人士,例如:會計師、律師…等。

過去的產品經理在組織的角色可能僅限於自己所負責產品的某一部分,特別是中大型企業的分工較細,就會有上述提到的軟、硬之分;然而,未來的產品經理不僅僅只是對應到自己負責的產品領域,更可能要橫跨不同的domain(例如:如果是負責ERP的產品經理,你至少需要財會、軟體開發兩個領域的專業知識),除此之外,筆者認為未來的產品經理更要精進以下三大面向,才有機會晉升為真正的領域專家:

  1. 不斷地做好轉型的準備:一個專業的domain expert對所屬產業的趨勢變化、技術演進、上下游鏈結、供應鏈聚落…等相關訊息,不僅要做到隨時掌控,更要做好危機管理。以最近的疫情來看,平日有做好準備的企業相信可以很快地度過難關,反之,將很容易被產業淘汰出局。
  2. 不斷地學習新技術:身處網路世代,資料唾手可得的產品經理,如何運用數據分析(data analysis)及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提升決策能力?如何創建模型(mockup),並利用框架(framework)和API快速為產品或功能製作原型(prototype)…等。這些都是成為專業domain expert必須提升的專業技能。
  3. 不斷地學習新商業模式:隨者環境快速變遷,商業模式自然不可能一層不變,如果說過去企業是用產品服務的優劣來決勝負,未來將是商業模式決定企業存續的關鍵。身為產品經理肯定無法置身事外,除了既有產品的維護之外,更要著墨於商業模式的更新與迭代。也才能成為一位真正優秀的domain expert。

結語

目前在矽谷知名企業擔任CEO,如:Google的桑德爾‧皮查伊 (Sundar Pichai)、Microsoft的薩蒂亞‧納德拉(Satya Narayana Nadella)和前Yahoo的梅麗莎·梅爾(Marissa Mayer),中國大陸小米科技的董事長雷軍、奇虎360董事長周鴻禕(《極致產品》一書的作者)、有「微信之父」稱譽的張小龍,這些人的共同點就是過去都是「產品經理」出身,無論是做軟體或是硬體,他們也一樣歷經-從發想產品、規劃產品、開發產品、推廣產品、發布產品及產品上市,並學習如何領導團隊到最終邁向成功。

是以,筆者認為,未來的「產品經理」必須是一位具備CEO特質-思考和行動兼具的domain expert

圖片來源: Image by SnapwireSnaps from Pixabay

若有轉貼需求,請來信(service@pmtone.com)討論。 轉貼時禁止修改內容及標題、須保持所有連結、禁止商業使用,並且必須註明原文標題、連結、及作者訊息。

覺得這篇文章好嗎? 請分享給您的朋友吧~

Facebook
Twitter
LinkedIn
Email
列印
Gary Hsia (夏松明)

Gary Hsia (夏松明)

夏松明(PM大叔):產品管理專家,企業數位轉型輔導顧問,FB「產品經理菁英會」社團創辦人,PM Tone | 產品通 產品經理知識社群網站 站長,目前從事顧問諮詢及培訓講師一職,主要以企業培訓及輔導企業產品開發、經營管理及業務行銷等顧問講師工作。 同時擁有「PMP國際專案管理師證照」、「WBSA高階策劃師認證」及「NPDP新產品開發專業證照」,也受邀至企業內部、大專院校授課並擔任公開班講師,是業界少數具備「經營管理」、「新產品開發」與「品牌行銷」等專業領域的資深顧問。

延伸閱讀